2018年深圳慈善日慈善月活动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18-08-23 17:31
打印
一、活动的背景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工作部署,自2010年以来,我市积极组织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系列活动,为我市及贫困地区捐赠爱心善款。2011年,为进一步整合利用我市社会慈善资源,统筹做好广东扶贫济困日和深圳“慈善日慈善月”的各项活动,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我市将原定于每年11月开展的深圳“公益慈善月”活动与“广东扶贫济困日”调整到统一时间,确立每年6月30日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暨慈善日慈善月”活动启动日,而深圳“慈善月”安排在每年7月。
二、2018年慈善月活动情况
(一)精心部署,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为了系统推进慈善月活动,凝聚慈善合力形成社会影响,6月26日我局印发了《2018年深圳慈善日慈善月和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实施方案》,联合各区民政局发动各街道和辖区的社会组织、社区,积极动员各单位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同时该活动承办单位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以下简称深慈联)动员、号召会员、行业围绕“关爱贫困群体,共创美好生活”主题,集中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同时深慈联还通过宣传册、宣传板、海报以及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方式向社会发布全市慈善月活动安排,广泛发动慈善月活动方案征集工作。
(二)加大宣传,广泛征集慈善月活动方案
广泛调动慈善组织集中开展活动,规模化引导市民更加便捷参与慈善活动,促进社会对慈善月活动、慈善知识、慈善形式的广泛了解,对慈善月期间开展的慈善活动进行统一汇总和整理并面向社会公布。
1.6月29日,于“深圳市2018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深圳慈善日慈善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展示《2018年深圳慈善月活动一览表》,并在深慈联官网、微信公众号上同步公布全市慈善月活动。
2.7月3日,在深圳特区报第A08版上刊登深圳慈善月活动汇总专版,邀请广大市民参与慈善月活动。
3.7月5日,深慈联召开“2018年深圳慈善月活动新闻发布会”,通过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晶报、深圳商报、深圳电台新闻频率等12家媒体同步发布全市慈善月活动。
(三)围绕主题,全面推动慈善月活动开展
慈善月期间,深慈联围绕“关爱贫困群体,共创美好生活”主题,共开展了5场活动:
一是慈善文化知识传播活动。举办了第四期慈善大讲堂,以“慈善的真相”为主题,梳理、宣传四千年国际慈善史,宣传了慈善文化知识,弘扬了慈善精神。
二是关爱特殊群体的慈善公益活动。支持和指导会员单位心之海首办残疾人婚恋及心理跨界研讨会,此次活动为残疾人婚恋家庭及心理服务的提升拓展提供了宝贵意见和创新思路。
三是慈善公益行业分享活动。举办“我的公益之路”演讲比赛,汇聚行业精英分享公益之路历程,传播慈善公益正能量。
四是慈善公益交流活动。联合会员单位市卫宁障碍读写服务中心等机构,召开首届深港(大湾区)读写障碍服务联动研讨会,针对读写障碍服务进行交流研讨,促进读写障碍服务在中国的发展。
五是公益慈善论坛活动。举办2018深圳慈善发展论坛,深度探讨深圳市公益慈善事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与战略路径。同时,举办深圳市慈善事业蓝皮书首发会仪式。《深圳市慈善事业发展蓝皮书(2016-2017)》作为我市慈善行业的首部蓝皮书,是对深圳市慈善事业发展的高度概括和全面分析,囊括行业各个领域的专业报告,以及面向广大从业者的行业深度指引,是研究深圳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料。
慈善月活动期间,在我局和各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等各界支持下,活动开展工作顺利进行,共开展慈善活动173项,其中募捐类27项,义卖、义捐、义诊类35项,慈善文化宣传类33项,社区服务类32项,讲座培训类18项,创意生活类17项,其它类11项。如2018儿童早期阅读推广培训课程公益课、民生大盆菜愉园“指间公益”项目之深入小区亲子高温送清凉活动、“公益达人,让新安闪耀!”新安街道举办首届社区公益达人大赛、“扶贫助学,爱心蔬果”义卖活动等。经统计,期间各大活动获得深圳特区报、都市频道、新闻频率FM898等媒体报道共91次。
救灾救助和慈善处
2018年8月23日
附件:1.慈善月活动案例:关注读写,服务联动,携手共进——2018年首届深港(大湾区)读写障碍服务联动研讨会
2.2018深圳慈善月活动媒体报道汇总表
3.媒体报道视频
附件1
关注读写,服务联动,携手共进
——2018年首届深港(大湾区)读写障碍服务联动研讨会
7月28日 “首届深港(大湾区)读写障碍服务联动研讨会”在深圳CDI大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市卫宁读写障碍服务中心、深圳星萌成长教育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等多家机构联合举办,旨在加强多地读写障碍服务的交流,促进读写障碍服务在内地的发展。
据了解,读写障碍是一种与神经系统有关的常见的特殊学习困难,泛指阅读、书写或拼字方面的障碍,但此类儿童具有常规的学习经验和正常的智力。常见特征有:形近字混淆、漏写笔画、字母b、p不分,默写成绩差、书写字体大小不一,阅读跳行,书写及阅读容易疲劳。据香港教育局统计,约10%的学童有不同程度的读写障碍;而在内地,2014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针对北京、沈阳、济南、武汉、乌鲁木齐等地区的2000多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显示,11% 的学生存在疑似读写障碍问题。
近年来,读写障碍服务在内地已成为医学界、教育界、社会服务界、媒体等共同关注的服务领域。在香港和台湾地区,读写障碍的服务和研究历史长达几十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在内地,已经有一些科研机构与社会机构也开始介入到读写障碍服务,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社会认知度低、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及良好的发展环境等诸多挑战。
本次研讨会作为深圳慈善月重要活动之一,邀请了香港及内地高校学者代表(武婉娴博士、詹勇副教授)、内地社会服务机构(资深读写障碍服务专家梁月仪老师)、家长代表(苏英姿女士)等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的方式共同探讨深港两地的联动机制。演讲从“香港读写障碍服务生态环境建设”、“深圳学童读写能力测试及常模的构建”、“内地读写障碍服务体系建设”、“读写障碍儿童家庭诉求(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四个方面展开。主旨演讲结束后,嘉宾们就“如何促进读写障碍服务在内地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更好地总结读写障碍服务的多方联动经验,提高社会大众对读写障碍的认知度,促进相关政府部门和热心企业共同关注读写障碍人群的政策和资源倾斜,建立读写障碍服务多方联动机制,为读写障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据本次研讨会主办方深圳市卫宁读写障碍服务中心理事长、深圳星萌成长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先生介绍:“卫宁读写障碍中心、深圳星萌成长教育作为国内读写障碍先行者,将肩负起搭建深港两地读写障碍服务交流平台的责任,将更多的香港地区先进的读写障碍服务经验介绍到内地,构建适合简体地区读写障碍儿童的服务体系。我们将定期举办相关的研讨会,邀请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进来,共同推进读写障碍服务在内地的发展,为读写障碍的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