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守护孩子成长的蓝天 深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精彩开启
发布时间:2022-06-01 20:15
打印
时间:2022-06-01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未保IP形象“鹏保保”
深圳未保LOGO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
今年的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周年。这一年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带领各成员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调机制,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跨上了新台阶,为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这特殊之年,深圳将更加扎实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工作,积极创建深圳儿童关爱服务先行示范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多部门联动,构建“四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14岁的小明(化名)是个品学兼优的初一学生,但父亲的长期家暴,令她出现了自残、抑郁的状况,并存在中度自杀风险。学校老师的及时报告,让小明成功得到市未保中心的临时安置。在市区两级未保中心、学校、辖区派出所、区检察院等多方联动下,共同确定帮扶个案,成功帮助小明重塑学习动力,重获有效监护。这是我市联动多部门合作帮扶困境未成年人的有益探索,也是贯彻新未保法“六大保护”中政府、学校、司法、社会及家庭保护,五位一体全面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成功案例。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市、区两级均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市一级层面单独设立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区挂牌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街道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构建起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全市74个街道都配备了儿童督导员、663个社区均配备儿童主任;各区派出所、医院、检察院等场所100%设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初步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多部门联动机制。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率先开通运行24小时未成年人保护热线。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未来、社会稳定、百姓安宁。我市检察部门全面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深圳未检“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深圳标准”“被性侵未成年人精准保护深圳标准”、智慧未检精准帮教系统、精准保护系统、专业司法社工培训考核认证体系、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信息灰箱”等制度体系均为全国首创,探索出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范本。深圳未检狠抓司法办案,推行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检合一”新工作模式,依法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体现法律监督的刚性。
保护好未成年人,让他们健康成长,一直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市民政部门依托“三级服务阵地+三类服务主体+三大服务场所”的“三三制”模式,即市、区未保中心和街道未保工作站三级未保工作阵地,“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儿童社工”多元服务主体的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在“家庭、学校、社区”三大服务场所,开展家庭走访、信息更新、强制报告、政策链接、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及家庭教育等重点工作,有效整合层级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政履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深圳样本。
未成年人保障服务达到新水平。孤儿最低养育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2432元,较去年提高了5.8%,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标准参照孤儿标准执行,实现一年一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面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对排查的困境儿童落实动态管理分类帮扶保障。
凝聚全社会力量,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2021年9月,因为偷拿了母亲钱被发现,12岁的小伟(化名)受到母亲严厉批评,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几经周折才被找到。孩子的强烈情感表达和母亲的紧张情绪让亲子关系更加恶化。在“心相约,童成长——龙华区弱势儿童心灵关爱项目”开展期间,机构社工对小伟家庭开展了个案干预,化解了家庭的危机。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需要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携手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的坚强后盾。我市民政部门积极发动、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广泛与儿童福利和保护工作,小伟就是受益人之一。
自2020年以来,深圳每年举行“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大赛”,希望通过大赛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家庭尽责、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升儿童服务项目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水平,促进儿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发展。大赛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动项目落地深圳,为有需要的儿童、家庭及儿童保护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据了解,2022年深圳市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案例征集活动也在进行当中,活动将持续带动并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儿童服务类项目示范品牌,以点带面推动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全面落实落地。
经过公开征集遴选之后,深圳未保LOGO及深圳未保IP形象“鹏保保”于近日正式亮相,让未保工作拟人化、立体化呈现,充满亲和力。“深圳未保”标识LOGO以深圳市花簕杜鹃为基础形象,同时融合了盾牌、爱心、汉字“人”和笑脸等元素,不但象征着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而且彰显了全社会高举爱心之盾,齐心协力保护未成年人在鹏城健康成长。“鹏保保”展现了未成年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可爱勇敢的一面,更体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关爱未成年人的温暖一面。
活动缤纷多彩,营造全社会关爱儿童良好氛围
5月29日,以“喜迎二十大,同心护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正式启动。在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动员下,各成员单位将于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关爱儿童的和谐家庭和社会环境。
据介绍,各成员单位将分别举办“‘未’爱前行”系列主题活动,多维度多视角全方位做好未成年人关心关爱保护工作。市委网信办将协调各网络平台开设专题专栏,重点推送《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系列公益广告,同时联合市教育局等单位策划推出“最潮中国观,看我圳少年”系列活动;市公安局将全面开展校园周边及其他未成年人聚集场所周边治安秩序维护、排查、整治及周边重点路段交通秩序维护,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开展安全教育和禁毒知识宣传,传授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市康宁医院将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儿童心理健康特别直播,助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市妇联将联动公安、教育等部门下发到全市各个中小学校,在学校广泛开展防性侵、重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努力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珍爱生命的意识;市关工委将组织四史主题宣讲、打造青少年教育实践专线、开展2022年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红色电影教育季”、禁毒宣传教育等活动,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也从5月开始举行系列活动,包括地标建筑物亮灯宣传、利用公交车身、地铁站点等载体宣传、征选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验官、征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歌曲、开展‘圆梦100’微心愿征集活动、举办“爱·保护·照亮未来”主题画展等。”市未保中心余文雨介绍,届时将邀请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验官参与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实际工作中来,用孩子纯真的声音呼唤爱与保护,充分体现儿童的“参与权”。通过宣传推广深圳未保IP形象“鹏保保”及配曲《欢乐鹏保保》,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倡导、传递未成年人保护理念。
主题为“爱·保护·照亮未来”的儿童绘画展将在深业上城展览区以及杨梅红艺术教育集团27个学校分区进行集中巡回展示,画展现场还设置愿望树,将下沉街区征集到的100个儿童微心愿进行集中展示,并且建立“点单式”圆梦模式,市民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对儿童微心愿进行圆梦,帮助困境儿童解决小困难、小需求、小梦想,传播向上向善的公益正能量。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