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游戏机

擘画“老有颐养”的银发蓝图

发布时间:2022-05-25 10:38

信息来源:老虎游戏机
【字体大小:

  时间:2022-05-24 来源:南方日报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千百年来,养老始终被放在构建美好社会的重要位置,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60岁及以上人口94.07万人,占比5.36%。随着第一批来深建设者逐渐老去,深圳这座拥有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城市需要怎样的养老方式?“迈向‘老有颐养’,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就是这座积极备“老”的年轻城市给出的答案。

  打造“都市养老”新模式

  深圳南山区桃源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于2021年7月正式运营,截至2021年底,已举办助餐体验、中秋游园等活动二十多场,直接惠及长者九千余人次。这是深圳落实“907幸福养老惠民工程”,打造普惠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一个生动缩影。

  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深圳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推出“我为长者办实事”12项服务事项,其中就包含每个区建成一个“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示范街道,实现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养老服务全覆盖,打造“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30分钟照料圈、机构养老1小时服务圈”。

  截至目前,深圳全市已建成71家养老机构、26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10个“四级服务网络”示范街道、161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395家长者饭堂及助餐点。2021年全市共有200万人次享受长者助餐服务,补贴达1200多万元。

  在家庭养老方面,深圳面向全市老年人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对年满60周岁中度及以上失能的老年人、年满80周岁高龄老年人,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资助,资助范围和资助标准居全国前列。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有2000余户老年人家庭获得资助,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

  “科技之城”智慧养老热度高

  “喂,呼叫中心吗?我老伴身体不舒服,喘不上气了,需要帮助!”前不久,深圳盐田区智能养老服务呼叫平台接到一位空巢老人使用智能居家设备“一键呼叫”的电话。智能养老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在了解老人具体情况后,立即为其拨打呼叫120。此次救助,从呼叫到安全送上救护车用时仅23分钟。

  深圳养老“科技感”还体现在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在2020年,深圳就推出了智慧养老颐年卡,整合市内所有涉老服务载体,实现敬老优待乘车、高龄津贴领取、健康码验证等养老服务一卡通用。

  去年3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提出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推进路径后,“智慧养老”一词热度攀升。与此同时,深圳鼓励企业创新研发老年科技产品、智能养老设备,扶持养老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6家科技公司、11个街道、2个区先后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街道和基地,4家公司入选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龙华区被确定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养老)”。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托起幸福“夕阳红”

  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关键在人才,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提升行业吸引力,是破解养老服务人才“瓶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2018年,全国首家由民政部门与地方高校合作共建的专业养老学院——深圳健康养老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让养老服务体系有了专业的人才“输出地”。

  2022年3月,深圳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破解人才培养‘瓶颈’”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通过“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深圳逐步走出了一条“慈善助力、校企合作、行业共建、以赛促教”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道路,为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人才支撑。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深圳在“一字之变”上力求改革创新,为银龄群体描绘出绚丽晚景。深圳,这座以年轻活力著称的城市,不只是青年人的追梦乐园,更是银发族的养老胜地。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