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游戏机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03-03 09:47
打印
时间:2022-03-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的民生微实事和“红马甲”扮靓志愿者之城,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在全国推广;在2021年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综合检查中,深圳再获优秀实现“九连冠”;第九届中国慈展会“向社会奉献了一场开放创新、成果丰硕、亮点纷呈的云端慈善盛会……3月1日下午,老虎游戏机 召开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
回首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疫情防控”与“民政事业”两手抓,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抓实抓细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硬仗贡献民政力量。同时统筹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
砥砺再扬帆,奋进正当时!迈进2022年,老虎游戏机将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围绕“九个先行示范”的工作总目标,重点开展10项工作,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改革强思想,民政事业呈现新气象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老虎游戏机事业呈现新气象。
一年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在全国民政系统率先建立模范机关创建评价体系,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实施“济民”“便民”“惠民”工程,通过“民生微实事”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约1.2万件;智慧养老颐年卡惠及近78万老年朋友;“来深建设者关爱基金”全年资助超1800人次;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服务约1.3万对非深户籍新人;福田、南山、龙华3个区实现婚姻登记处进公园;殡葬业价格秩序、安葬(放)设施违规建设经营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真正让人民得实惠、感党恩、跟党走。
一年来,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织密安全“防护网”。始终保持高于社会面的防控标准,持续完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加大疫情防控检查力度,以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牢牢守住了“民政服务机构不发生疫情、民政服务对象不因疫情影响而挨饿受困”两条工作底线。初步完成老虎游戏机 服务机构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民政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宣教、应急演练等工作。
一年来,抢抓“双改”示范时代机遇,推动改革攻坚赋能高质量发展。精心编制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认真研究制定了一套体现深圳特点和规律、体现特区先行示范的发展指标体系,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首批综合授权事项“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取得阶段性进展。积极研究第二批综改备选项目。
一年来,聚焦“弱有众扶”,推动兜底保障更加温暖有力。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00元,低保边缘认定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95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80元,居全国前列。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标准实现一年一调,提高至每人每月2432元,居全省前列。修订《深圳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上线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约5605万元。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保障残疾人权益。创新“3221”科技寻亲模式,帮助610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返乡。第九届中国慈展会首次以“云展会”形式举行,意向对接金额逾37亿元,为汇聚慈善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年来,聚焦群众关注关切,推动民生服务提质提效。加快构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布“我为长者办实事”12项服务项目清单;实现全市高龄老人津贴无感申办;联合市水务集团试点“改造智能水表远程监测”项目,守护孤寡等特殊困难老人安全;培训养老护理员1.5万人次、家庭护老者超1万人次,超额完成首批5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全市已建成71家养老机构、26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162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360家长者饭堂,实现社区长者助餐服务全覆盖。推动市、区两级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推广儿童关爱服务“三三制”模式。现代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全市街道(镇)、社区两级共746个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统一挂牌并启动运作。
一年来,聚焦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基层治理有序开展。在全省率先实现居(村)委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制定推进民政领域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方案。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在25家社会组织开展试点。积极推动“慈善+金融”融合发展模式,慈善信托共备案21笔,居全省前列,创新设立“深圳慈善共同基金”,是全国首个以投资科技企业债券为策略的集合资金信托,为解决慈善资金保值增值难题作出了有益探索。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百色、河池对口帮扶工作持续发力,援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狠抓督查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细。局党组带领全市民政系统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通过健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内部审计、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制度,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坚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民政党员干部队伍,强化干部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
开新局谋新篇,10项重点工作增进民生福祉
2022年,老虎游戏机将围绕“九个先行示范”的工作总目标,重点抓好10项工作,推动特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民生幸福标杆”的建设者!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五民党建工程”品牌,强化“党建+民政+N”特色党建体系;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一对一”联系服务社区,深入开展“堡垒行动”“先锋行动”。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二是突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动“一区一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落地落实。探索公益慈善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探索打造中国福利彩票发展综合创新试验区,全面开展福彩投注站点设立“轮候准入制”改革。强化养老和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创新推进“9961”友好示范社区建设。
三是突出让特殊困难群众获得更精准、更及时、更温暖的帮助,加快构建政府兜底保障、社会关爱帮扶、家庭和个人自救自立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的分层分类梯度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关爱帮扶机制。进一步健全家庭和个人自救自立的“造血式”帮扶机制。
四是突出让群众获得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加快构建以城乡社区为基本载体的基层治理和民政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制定我市“十四五”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格局,推动建立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探索推行“居代业”模式,深化“五社联动”探索实践,提升社区服务效能,推动“互联网+”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
五是突出让群众获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养老生活,加快构建与城市人口结构相适应的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全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构建“老有颐养”指标评价体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出台《深圳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有序推进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全年新增10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加强养老服务机构信用监管,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
六是突出让未成年人获得更加体系完备的关爱保护,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满足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需求、具有深圳特色的儿童福利保护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升级改造,坚持儿童优先发展,推进儿童福利机构提质增效,探索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联合会、专项基金。
七是突出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快构建制度保障有力、参与渠道便捷、覆盖领域广泛、作用发挥明显、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公益慈善体系。加快推动特区慈善事业立法,力争在互联网慈善、慈善信托、社区基金会、慈善助力科技和教育发展等方面探索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政策性举措;鼓励支持各类慈善主体和各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加快推进全市统一的“智慧慈善”信息平台规划建设。深化“双工联动”工作机制,培育发展一批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
八是突出规范管理和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构建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聚焦党建引领,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议事决策及党建工作与登记管理服务“五融合”工作机制。聚焦综合监管,全面防范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聚焦服务“双区”建设,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
九是突出让群众办事获得更便捷更舒心的体验感,全力提升民政领域专项事务服务水平。巩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成果,加大婚姻登记机关进公园推进力度,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修订《深圳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完善“逝者身后事一站式”办理模式,持续深入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弘扬健康向上的殡葬文化。
十是突出固本强基、行稳致远,全力夯实民政基层基础,为推动民政事业可持续发展凝聚新动能。强力推进“智慧民政”建设,深化民政领域标准化建设,加快补齐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吴楚轩 常曦文)
2021数说民政
全年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1.2万件
智慧养老颐年卡惠及近78万人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惠及1.3万对非深户籍新人
低保标准提升至1300元/人/月
最低养育标准提高至2432元/人/月
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约5605万元
全市建成71家养老机构、26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162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长者饭堂社区服务覆盖率达100%
长者服务站覆盖全市30%的老龄化社区
全市746个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统一挂牌启动
第九届中国慈展会首次以“云展会”形式举行,意向对接金额逾37亿元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