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游戏机

深圳严防死守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持续做好困难群众疫情防控和兜底保障,累计发放近5600万补贴资金

发布时间:2020-04-16 17:14

信息来源:老虎游戏机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0-04-16 17:14

信息来源:老虎游戏机
【字体大小:

  深圳特区报       2020年04月16日

1.png

  虽然封院管理,市养老护理院里长者们的生活依旧多姿多彩。

2.png

  在龙岗区福利中心,老师们因材施教丰富孩子们日常生活。

3.png

  民政工作人员劝导街头流浪人员接受救助服务,并发放口罩、食品等防护物资。

  “对因疫情防控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落实包保联系人,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必要帮助。”

  在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始终牵挂着一些特殊困难群体的安危冷暖。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部署研究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工作。全市民政系统迅速响应,立足深圳实际,主动谋划、提前研判、严密防控、科学应对,建立扁平高效战时指挥体系,扎实做好“一老一小”的疫情防控照料服务,持续做好困难群众疫情防控和兜底保障工作,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迅速行动 建立扁平高效战时指挥体系

  “疫情期间,我们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要比平时更加关注、更加关心、更加关爱”。疫情初期,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廖远飞就向全市民政系统发出总动员。

  市民政局迅速行动起来,构建上下联动的指挥体系,织牢疫情防控保障网。市民政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火速成立,局主要领导挂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下设八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又分别建立起了涵盖市、区民政部门以及民政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工作微信群,形成上下贯通、扁平高效的战时指挥体系,确保情况全面掌握、问题及时发现、工作快速响应、要求严格落实到位。

  市民政局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防控疫情第一线,靠前指挥。机关党委向民政系统各级党组织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党员全力以赴,主动担当,主动作为。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参与应急突发任务处置,先后多次参与物资分发、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况巡查检查、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检查督导等多项任务。市、区民政部门党员放弃春节假期,主动请缨、主动担当,把党旗插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应救尽救

  扩大保障范围实现救助全面覆盖

  困难群众时刻挂心头,疫情路上决不落一人!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越要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

  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政局先后发布各类公告、指引等10余份,持续对加强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救助帮扶进行周密部署。既关注低保、低边、特困、散居孤儿、困境儿童等在册困难群众和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求助人员,也将一年内在深工作、已缴纳养老保险三个月以上、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复工或就业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非户籍人员,因务工投亲不着、无力无法返乡等原因而生活无着、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形成的特殊群体,悉数纳入救助范围,全面覆盖到位,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我市民政部门建立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和战时工作调度机制,强化疫情防控期间民生兜底风险防范,无特殊情况“常规报”、有特殊情况“随时报”,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疫情防控和基本民生保障情况。社区按照一问、二查、三报告、四处置的程序,全面摸清因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感染新冠肺炎、医学隔离观察或者参加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导致无人照顾的失能、失智临时困境老年人、临时困境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特殊群体底数,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完善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加强对各类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提供暖心照料服务。

  兜底保障

  千方百计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

  基本生活有保障,困难群众才能心不慌。我市及时启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工作,将低保标准从1160元/月提高至1250元/月,惠及更多因疫情影响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足额发放救助资金,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不受影响。1月至今,累计向全市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员、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资金共计4608.88万元。密切关注物价变动情况,两次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时足额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累计发放约971.88万元价格临时补贴,惠及5.2万低收入人群。

  “政府的效率太高了,不用我们申请,直接就给低保续保了。”疫情期间福田沙头街道的林女士身处困境,却感受到了暖暖的关怀。她虽已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因社保未缴满15年,尚未能领取退休金,丈夫患胃癌,儿子读高三,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每个月生活极为拮据。

  特殊时期,特事特办,我市民政部门通过采取全流程网上办理、容缺审批、将低保等救助业务审批权下放街道、低保等定期核查及续保时限自动延长至防疫期结束等有力措施,最大程度简化优化审批程序,确保救助不断档,便利困难群众快速拿到“救命钱”。

  与此同时,我市加大救助力度,提高临时救助标准。各区民政部门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将一次性临时救助金上限提高至18个月低保标准,家庭救助额度累计不能超过24个月低保标准。切实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疫情过后如符合低保条件的,按政策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严防死守

  为“一老一小”撑起“保护伞”

  一老一小,是我们永远的记挂。困难时期,更加要全力保障好“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的照料服务需求,用心用情为他们撑起疫情防控的“保护伞”。

  全市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全面严防死守,严格执行封闭管理,对机构内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确保机构内老人、儿童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对无法自理也无人照顾的临时困境老年人,监护缺失的临时困境儿童,综合考虑老年人、儿童的家庭、身体等状况,我市民政部门统筹好社区、家庭亲属、养老服务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社康中心、社会组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各方力量,确保老年人、儿童迅速脱离困境,得到妥善照护、暖心服务。

  “感谢民政局的同志,这下我们不用再担心了”。住在盐田街道朱老先生的儿子和儿媳均被隔离,造成老人短时间内无人照看,老人的儿子非常担心,怕老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无人救助。盐田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迅速协调安排了一台紧急呼叫器,通过闪送方式送到了老人家中,让老人的家属安心放心。

  我市民政部门全力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全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及时了解辖区内困境儿童、孤儿家庭疫情控制、生活保障、监护状况等情况,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处理应急状况,确保每名困境儿童都能够及时得到妥善安置。疫情期间,深圳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通24小时未成年人临时救助服务热线。

  应急救助

  不让困难群众因疫情流落街头

  “在我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是老虎游戏机的工作人员给了我温暖,不仅收留了我,还帮我找到工作,让我生活有着落。”日前,在罗湖区北斗小学附近的罗湖疫情期间人员临时安置点,来自湖北孝感的曲先生在民政工作人员的介绍下,重新踏上了工作岗位——到坪山区当一名保安,他接近一个半月的流浪生活终于画上句号。

  为了不让一个群众因为疫情“流落街头”,我市民政部门牵头制定多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指引和应急举措,持续加大对流浪人员的救助力度,全面落实救助安置措施,为那些回不了家的人找到庇护的“港湾”。目前,除了市、区3个救助站外,各区(新区)已开设了46个临时庇护点,形成涵盖市、区、街道三级的应急救助网络,并向社会公布联系方式,确保对流浪人员应收尽收、应救尽救、应帮尽帮。

  各救助管理站尽力增设救助床位,加大救助力度,实行24小时值班,为求助人员提供基本食宿、日常用品、防护措施及物资等基本生活保障和健康安全服务,并提供就业协助。截至4月8日,全市各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08人次,滞留479人;各临时庇护点累计救助1237人次,帮助121名人员成功找到工作,通过劳动走出困境,回归正常生活。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