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游戏机

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垃圾分类…… 政协委员分组讨论聚焦民生话题

发布时间:2020-01-09 17:05

信息来源:老虎游戏机
【字体大小:

  来源:晶报    2020年01月09日

  刘朝霞

  潘争艳

  朱小萍

  让养老服务进社区,给儿童福利立法,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在1月8日举行的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分组讨论上,政协委员围绕民生实事侃侃而谈,为深圳城市发展献良策。

  城市养老: 建议设各区养老工作量化考核目标

  结合深圳实际,聚焦养老热点,市政协委员在分组讨论会中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说到养老,我有话要说。”当谈到深圳的养老问题时,市政协委员刘朝霞显得有些激动。刘朝霞表示,深圳是一个年轻、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但它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状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深圳也将面临老龄化的问题。

  刘朝霞直言,政府虽然出台了关于“健康养老”的政策支持,但由于健康养老行业经济效益不明显,服务类企业难以申请到资助,专业养老机构也面临着寻找合适经营场所的困难。对此,刘朝霞提出,政府应为专业养老机构提供养老用房,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办公服务用房,支持健康养老产业空间与载体的建设与运营。

  此外,刘朝霞还建议,政府要明确对养老服务的扶持,在开展经济服务的同时,给各区政府建设养老院、健康养老产业园、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健康养老服务企业设立工作量化考核目标,要求社区开放并支持养老服务进驻,让养老成为社区工作名正言顺的一个组成部分。

  提到养老,市政协委员周晓梅也感同身受,“人在60岁以后将会花费一生中90%的医药费,尽管现在医保基金池的数量大,但当我们断崖式一起老去的时候,医保池里的量是不够用的。”周晓梅表示,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深圳应早做准备。

  儿童福利: 建立面向所有居民、独立的儿童福利制度

  在分组讨论上,市政协委员潘争艳则把目光投向了儿童群体。她提出,深圳应建立儿童福利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与深圳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儿童福利体系。

  “深圳应发展相适应的儿童普惠型政策,更应该站在城市战略上优先儿童福利发展。”在潘争艳看来,深圳应加强儿童福利行政机构的建设。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儿童福利的经费供给须明确是政府的责任。深圳不仅要面向户籍人口提供各种儿童津贴,也应探索向常住人口提供儿童福利的供给,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同时,还应提供或购买社会组织提供的儿童福利服务,包括儿童照料、寄养、领养服务,教育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等,与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相适应,形成独立的儿童福利预算门类,从而保证儿童福利的经费需要。

  潘争艳还发现,目前中国没有独立的儿童福利制度,实施“嵌入制”儿童福利模式——儿童福利的各项供给分散在不同内容的福利供给制度之中,如社保、低保、医保、残疾人服务和教育等,儿童福利内容仍然以救助型为主,国家儿童津贴项目仍然稀少。她表示,借鉴国外经验,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家庭津贴制度,对孤儿、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及所有儿童的养育进行补助;在儿童优先的原则下,建立面向所有居民的、独立的儿童福利制度。

  在法律方面,潘争艳认为儿童福利和保护的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她希望,深圳应将儿童福利和地方性保护法规列入优先研究和制定的立法计划当中,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把法律保护伞。

  垃圾处理: 加大对医用垃圾的处理力度

  分组讨论上,市政协委员朱小萍把目光聚焦在了垃圾分类的话题上。在深圳,垃圾分类即将有法可依了。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经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20年5月1日起实施。在朱小萍看来,“这是进步的标志”。

  朱小萍还关注到垃圾分类的后期运输处理问题。“垃圾里有20%-30%左右的纸张、玻璃瓶、包装物等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有利于减少填埋和焚烧,回收再利用是一个趋势。”她表示,出台垃圾分类法规的同时,应考虑到完善垃圾分类的整个供应链条:垃圾分类之后怎么处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是否成熟,医药垃圾去了哪里等,这些环节的处理都应疏通,产业链应该得到政府扶持,只有全链条协调畅通了才能让这部法规发挥出充分的作用。

  “不仅如此,垃圾分类还要从娃娃抓起。”朱小萍说,要在幼儿园、小学开设关于垃圾分类的课程并举办相关活动,政府要从娃娃开始加大力度宣传、呼吁、推广垃圾分类,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宜居环境。

  对于垃圾处理问题,市政协委员赵晓山也在分组讨论中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次我在会上有一个提案,关于如何处理好医用垃圾的问题。”赵晓山在医院工作多年,接触医用垃圾的几率要比普通百姓高得多。他通过调研发现,深圳有100多家综合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却全部交由深圳一家公司来处理。前段时间,这家公司因为烧坏了一座炉子,日常工作受到影响,造成全市不少大医院的医疗废弃垃圾堆砌在医院的地库里。

  “医用垃圾不处理,造成的二次污染是不可想象的。”赵晓山希望,政府加大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力度。如果在家门口不好建垃圾处理厂,那就到一些无名岛上建设,尤其是生物垃圾、医疗垃圾的处理更应引起重视。

  委员声音

  把深圳建成“无伞城市”

  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朱彦为建设更加人性化的深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朱彦介绍称,近年来,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公交站和地铁站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但人行天桥的设计仍然不足,缺少与公交站、地铁站或临街建筑物无缝连接。

  “人行天桥、公共交通换乘点及临街建筑物三者间还没有实现无缝连接,这导致深圳的雨棚覆盖率较低。”朱彦建议,在现有人行天桥的改造或新建人行天桥的过程中,使桥体雨棚连接车站雨棚成为人行天桥设计及建造的一部分。此外,加盖的雨棚还应融入多样化、本土化的设计理念,并解决各处雨棚的管理、维护等问题,切实为民造福,实现深圳成为“无伞城市”的目标。

  降低申请廉租房的条件

  住房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市政协委员王琛就在市“两会”期间关注家庭住房问题。

  “我们希望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留在深圳。”王琛直言,深圳的廉租房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日益突出,廉租房仍存在建设供应量不足、申请门槛过高等问题。

  王琛建议,深圳应多渠道扩大廉租住房房源,适当放宽廉租房适用人群,降低申请廉租房的条件。同时,还要加强廉租房的规划,完善配套设施。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廉租房监管机制,保证廉租房政策公平合理。

  扩大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模

  “深圳每年新入户市民以年轻人为主,我们每年需要的幼儿园老师大约1500名,但是深圳幼儿园师资很稀缺。孩子就读幼儿园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烦恼。”市政协委员林晓辉针对学前教育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林晓辉表示,目前深圳市学前教育在师资供给方面存在教师专业素质偏低,专业训练与知识结构无法满足学前教育需要等问题。未来每年新建的幼儿园都需要大量专职教师,而本地院校培养的数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他建议在目前筹建的深圳师范大学设立学前教育学院,积极引入优秀教学师资,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学前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