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社区治理一盘棋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龙华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有效路径,为优化营商环境奠定基础
发布时间:2019-12-26 15:07
打印
来源:宝安日报 2019年12月26日
城中村经过治理后,干净整洁,环境面貌显著提升。图为治理后的大浪新围新村。
12月21日,第五届中国社会治理50人论坛在龙华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治理领域顶尖专家汇聚一堂,积极探讨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12月22日上午,全国首个社会治理科技支撑中心在龙华区揭牌成立,作为赋能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先行尝试,该中心将为龙华区打造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这是龙华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今年来,龙华区积极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奠定了基础。
党建引领多方协同 激活社区治理“一盘棋”
龙华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80万,人口构成复杂,不同的群体需求各异,社会治理的问题表现出“三个不足”:一是人口密度高,管理力量不足;二是外来人口多,参与共治不足;三是需求多元化,优质服务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龙华区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多元参与为支撑、以依法治理为保障,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龙华区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筑牢社区治理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政治引领、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作用,以组织、阵地、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确保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始终站在高处、贯穿其中、提供支撑。抓牢社区党组织这个根本,做实党群服务中心这个阵地,做强社区队伍这个关键。
同时,龙华区坚持以多元参与为支撑,激活社区治理的“一盘棋”。社区治理服务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领唱”,更要多方参与的“大合唱”。龙华区始终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搭建多元参与的治理平台,突出联席会商、居民自治、和谐共治三大创新,努力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据了解,龙华区整合专群力量,积极构建平安建设协同共治机制,组织居住小区、厂区(园区)、学校、商场、交通枢纽等各类单位参与平安建设,搭建协同共治框架。今年来,打造多个各具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如民治街道成立社区共治联盟13个,成员多达251人,涵盖社区党委、居委会、业委会、楼栋长、驻区单位、辖区企业、居民等多个社区自治主体;在试点的丰润、鹭湖、富康、新澜四个社区发动组建成立各类自治服务队伍共40支,解决了一批民生社会问题。
在创新外来人口融合共治模式方面,龙华区充分调动外来人口参与治理积极性,以大型工业园区周边区域为重点,进一步抓好外来人口融合共治的深化、做实、扩面,做到“素质提升有引导,客观需求有供给,身边问题有解决,参与治理有组织,便民事项有阵地”,确保治理实效,让与外来人口有关的各类基层问题得到更好解决,提高社会和谐程度。
以民为本精准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12月24日晚7时许,观湖街道观城社区大和党群服务V站内依旧亮着灯,市民张女士通过人脸识别后,轻松借到充电宝,给快没电的手机充上电。“仅凭人脸识别就可以实现自由进出,直饮水、图书、母婴室甚至是医药箱、缝纫机等设备都一应俱全,还可以自助免费打印各种证件照片,这里的便民服务真是太齐全了!”张女士对24小时服务的V站很满意。
在社会治理中,龙华区始终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彰显社区治理的民本情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精细、精准、精确”,着力解决好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问题,努力让每一个龙华人有更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实现公共服务更加精细、兜底保障更加精准、诉求解决更加精确。
在服务设施的硬件方面,龙华区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在建设1个区级、N个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推动党群服务向城中村、老旧小区等最接近群众的城市角落延伸,建成50个党群服务V站,将党的元素融于咨询接待、应急医疗、雨伞租用、图书借阅等细小的贴心服务之中,让党的服务随处可达、形象随处可见。截至目前,龙华区共建有193个党群服务阵地,搭建了“1+N+V”党群服务阵地体系,群众1公里内就能找到1个党群服务阵地,基本实现10分钟党群服务圈。
在服务效能的软件方面,龙华区坚持群众需求是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更好地体现民意,服务民需,实现民愿。今年来,全区投入资金1.2亿元,办好“短平快”的民生微实事1200多件。
以依法治理为保障 构建社区治理法治良序
社会治理既需要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也需要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努力营造安定有序、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
近日,为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龙华区举办一场“护航民营经济,防范法律风险”专题法律宣讲会,吸引了100多家民营企业代表参加。
在当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大背景下,龙华区主动、精准对接民营经济司法需求,用足用活司法职能,保护发展活力,保障改革创新,让辖区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除了提供法律宣讲服务外,龙华区还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龙华区着力推进法治龙华建设:深化政法领域机构改革,积极推动司法行政部门改革工作快速落地见效。继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落实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推进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实施最严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深化开展法治建设“四级同创”活动,继续构建各方参与、共治善治的法治实施体系。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大湾区建设龙华行动提供政法保障。扎实做好普法工作,积极推进民法公园建设,加强新媒体新技术的深度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区普法宣传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强化广大市民的法治观念。比如通过研发智能机器人“龙华小法”,推进民法公园建设,让法律渗透融入居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中,让群众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感受法治文化。在强化法治观念的同时,龙华还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加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此外,龙华区还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抓好龙华道德荣誉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文明促进会作用,办好“闪亮龙华人”、龙华“聚善日”和“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选等特色品牌活动,形成崇德尚法的浓厚氛围。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