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享受长假期,应考虑与父母实际距离” 深圳拟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引热议,有罗湖居民认为应考虑实际情况
发布时间:2019-10-18 14:54
打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年10月18日
日前,《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将推动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以减轻家庭照护压力。南都站站队近期就话题“深圳拟推动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你怎么看”展开民调,截至10月14日中午12时,共吸引近万人“围观”热议,并参与投票。其中,支持深圳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的有9170票,比例达到96.6%;不支持的420票,比例为2.7%;持“无所谓”观点的仅0.7%。但也有罗湖居民提出,简单地以是否独生子女来给予假期不太科学,还应该结合与父母距离的远近等情况,如相距较远,则此假期很有存在的必要。
市民
支持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呼声高
“独生子女护理假”是指独生子女父母患病住院期间,用人单位应给予的假,且不得扣减陪护期间的工资、津贴与奖金等福利。广州市是我省第一个推行独生子女护理假的城市。《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到: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60周岁以上,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子女可以享受护理假,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其间职工所在单位应当保障职工工资照发,并且不影响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深圳目前还未正式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根据老虎游戏机 统计,截至2018年底,深圳实际管理老年人达114万人,其中户籍老年人口不足三成。未来几年,深圳老年人口将快速增长,预测10年后深圳户籍和常住老年人口都将翻一番。因此,“独生子女护理假”也被提上讨论日程。
南都记者近日在深圳各区走访发现,支持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的呼声很高,比例超过九成。此外,还有74.5%的市民认为对非独生子女群体也应该设立假期,不过天数可以适当减少。在假期天数上,市民看法不一。支持“每年累计不少于20天”的市民最多,占比达到38.2%,26.5%的市民支持“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另有35.3%的人认为“每年累计不少于30天”较合适。
用人单位
员工可远程工作,会考虑调整公司制度
记者走访时,不少受访者表示企业肯定不愿意让员工放那么长时间的假,毕竟有一定的经济损失。就此,记者联系了在罗湖经营一家与文化新经济相关公司的黄先生,他表示考虑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且更多人远离家乡到深圳打工,他接受独生子女护理假的设立。如果员工真的有需要的话可以向公司申请,加上其公司工作一般是电脑操作,不一定需要员工坐在办公室,在家工作也是工作,只要员工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手上的工作即可。
对于经济损失的说法,黄先生则表示,如真的设立了独生子女护理假,那公司也会有针对性地调整制度,避免经济受到损害。
记者走访
罗湖居民表示无差别执行有困难
罗湖区从事社区工作的任女士表示,独生子女护理假的实行,较适合于体制内的工作,而在民营私企、外企较难以实现。“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很骨感”,其表示10天以上的假期,在工作上所造成的损失,谁去负责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独生子女角度,任女士表示虽然自己不是独生子女,但自己的下一代是,如果她有这金钱和时间,还不如给自己请个护工。而站在父母的角度,任女士表示,希望养老制度越来越完善,能够少麻烦子女就少麻烦。
与父母相距远,则此假期很有存在的必要
对于任女士的观点,作为独生子女的陈先生则表示不敢苟同。他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十分难过的事情,“一个孝顺的子女,永远都是想着及时行孝”,如果有独生子女护理假无疑可帮助这个愿望成真。但其表示,休独生子女护理假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明,否则难免有人钻空子。
对此,家有长兄的颜女士则表示,独生子女护理假固然是好事,“但无差别地去执行很困难,还要不断完善附加条件。”其表示,简单地以是否独生子女来给予假期显然不太科学,还应该结合距离的远近等问题。其举例表示,如果一个独生子女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但不居住在一起,那可以自行抽时间回家照料父母,如相距较远,则此假期很有存在的必要。
声音
人大代表: 该假期设立很人性化
对此,记者联系了罗湖区人大代表张静平,其表示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很人性化,可以减轻独生子女的压力,增加其父母的幸福感。但对于部分市民表示非独生子女也应给与适当假期,其则表示目前的法定假期已经超过了企业的能力范围,如所有的员工还有额外的护理假,那企业是否能相应地扣工资,否则为企业运作带来不可忽视的损失。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