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游戏机

推进深圳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为“深圳样本”探索基层机制、路径和有效方法——宝安福海:探索“儿童友好”的基层实践

发布时间:2019-11-20 15:35

信息来源:老虎游戏机
【字体大小: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9年11月20日

  挖掘空间资源,让儿童拥有公共的学习、游戏空间成为着力之处。图为福海儿童体验中心。

  “步行巴士”深受儿童欢迎。

  为儿童提供心理成长服务。

  福海儿童公园。

  儿童在参加“儿童议事会”。

  核心提示

  每天,在交通协管员的带领下,宝安区福海街道桥头学校的孩子们搭上“步行巴士”1号线,7:05从幸福花园站准时出发,安全到达桥头学校。中午11:50从学校站台出发,12:00安全到达各站点。

  “步行巴士”活动源于英国伦敦。福海街道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辖区学校实际情况,在国内率先实行“步行巴士”,解决上学、放学接送难题,让儿童学会自我管理,同时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结识新朋友促进交流。这是福海街道探索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一个生动实践。

  自2015年深圳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以来,该项工作稳步推进,努力为全球贡献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深圳样本”。2018年7月,福海街道被深圳市妇儿工委确定为全市“儿童友好型城市”试点街道,福海认真落实,先行先试,克服儿童活动空间严重匮乏等种种困难,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型街道建设的机制、路径和有效方法,取得初步成效。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现场会在福海街道举行,与会嘉宾将共同探讨城市如何对儿童更友好,基层如何实践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

  创新工作机制让政策释放资源

  从2015年深圳市提出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纳入深圳的“十三五”规划,到目前出现福海这样有了初步成效的街道,离不开政策释放出来的资源。

  目前,全球不少城市获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授予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认证,但中国的城市尚未加入这个大家庭。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到顶层设计的城市,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纲领性文件——《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2035年)》和《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建立安全、公平、符合儿童需求、适应深圳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具有全球城市人本特征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总目标。

  宝安区结合区情,率先在全市提出“创建新时代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等全区性文件进行顶层设计,推出全市首个图文并茂的《深圳市宝安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指导手册(试行)》,通过在全市试点的福海街道以及15个社区进行试点建设,试点成功后再全面铺开,分步骤分层次扎实推进工作。

  2018年成为试点街道以来,福海街道设立了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分步走进行落实: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为2018年到2020年期间实施,主要目标是大力宣传提升全社会对儿童权利的认识,建设一批儿童活动和服务空间,完成社区、学校、医院(社康中心)、图书馆、公园的创建试点工作。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在2021年到2023实施,主要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儿童安全和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完善的儿童参与机制,实现全域全程全覆盖。

  福海街道为此还制定了详细的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四个试点”“六大阵地”“四个保障”“两个项目”“四大行动”共20项主要任务,推出15个配套文件保障工作落细落实。20项任务涉及到儿童友好的方方面面,如友好型社区、学校、社康中心、家庭创建工作,以及儿童交通安全、安全事故预防、儿童心理健康等诸多内容。

  多方参与才能形成合力。福海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层面,福海将创建工作写入街道党工委工作报告,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抓的重点工作。创建工作被纳入督查督办,实行每月例会制度。社会共建方面,建设友好联盟是福海搭建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街道的倡导和发动下,福海成立了600多家企业友好联盟,8所学校,11个社康中心,6个社区股份公司和社会组织、邻里街坊共同参与友好型街道建设,形成多方参与共治共建的儿童友好型街道创建新格局,全社会广泛支持儿童友好事业。

  挖掘资源让儿童友好落到实处

  缺乏儿童活动空间,是不少深圳人的共识,这直接导致儿童学习和玩乐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儿童友好无从谈起。因此,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深圳行动中,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空间”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在原关外地区的宝安尤其明显。因此,如何挖掘空间资源,让儿童拥有公共的学习、游戏空间成为着力之处。该区的做法,一是打造出精品项目,如福永街道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福围社区儿童公园,西乡则打造全市首个交通安全主题儿童乐园。此外则是因地制宜,结合社区治理在双宜小区建设中建设城中村小微儿童游戏空间。据了解,在最近一年多时间里,宝安从零起步,到目前全区已建有各级儿童友好公园(社区或城中村儿童乐园)25个,既提升了社区品质,也解决了社区内老人、儿童的休闲和游戏的需求。

  2016年从原福永街道分设而来的福海街道,辖区除会展片区外主要由城中村和工业园区组成,更是儿童活动空间严重匮乏的典型。拥有空间和阵地,儿童友好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如今不到两年的创建工作,让福海街道在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方面“旧貌换新颜”,这在过去儿童设施几乎是一张白纸的福海街道显得难能可贵。

  一项数据显示,福海目前建成了1.9万平方米的儿童公园、1046平方米的儿童体验中心、1200平方米的街道妇儿中心、8000平方米的图书馆、1400平方米的儿童友好广场、500平方米的儿童友好服务站和一批创新实践基地。同时,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增设儿童服务相关项目并向所有儿童开放。

  福海儿童体验中心位于福海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一层。这个建筑面积1046平方米的体验中心别具一格,是一家超越传统的科技馆类、儿童职业体验及乐园类的3.0版儿童馆。中心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发展理论”为理念,设有天空之旅、森林之美、海洋之趣、太阳之光四大主题展区,开设43个项目,同时匹配多功能剧场和探客工坊,全面提升会玩、设计感、讲故事、共情能力、整合事物、找到意义感儿童成长六大技能。

  “体验中心既不同于大型商场内的商业性儿童活动区,也不同于传统的科学馆,它倡导把科学的原理和动手能力相结合,寓教于乐,激发每个参与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福海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则是目前全市首个独立的街道级妇女儿童服务中心。中心既设有儿童阅读区、馨和家园工作室、维权服务站、母婴室及多功能室等,也搭建妇女儿童服务平台,凝聚、引领和培育女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满足辖区妇女儿童日常服务需求。

  新建成的宝安图书馆福海街道分馆,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了面积约2900平方米的区域,打造了一个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的图书世界,甚至还专门根据0-3岁儿童的行为特点,为他们提供玩具书、洞洞书、纸板书等游戏类的书籍,从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辖区工业园区多,福海街道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园区的资源建成儿童友好实践基地。该基地位于深圳酷农无人机产业开发应用有限公司无人机展厅内,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依托中粮(福安)机器人智造产业园,承载青少年科普的功能,设有儿童实践体验区、展览区、展品展示区和飞行表演区等板块,为儿童提供服务。

  汇聚资源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只有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才能拉近成人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服务友好是宝安区“创建新时代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的一个落脚点。一项数据显示:在2018年,宝安三级妇女儿童之家开展妇女儿童服务活动就达到1.4万场次、服务76万人次。2018年社区妇联争取了近三分之一基层党群服务专项资金、近一半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经费用于服务妇女儿童。

  建设7个“快乐小窝”,社区妇儿中心、儿童服务站和各社区阵地引入13个服务项目,完成了3条“步行巴士”线的建设和运营,每个社区成立了妇女儿童关爱基金,专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和反家暴工作……如今在福海,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服务,提升辖区儿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福海街道在全国开通全国首班“步行巴士”,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这种健康又环保的出行方式,既解放了原本要接送的父母,也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受到普遍欢迎。对父母最为关心的儿童交通安全问题,福海街道以“步行巴士”为依托,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小小交警、安全视频宣传、交通安全体验等强化宣传教育。仅今年暑假以来,福海就开展校园交通安全知识讲座10场,安全出行大篷车进学校8场,儿童交通安全体验营1场,服务覆盖辖区7所学校,累计服务超过4.5万人次。

  除上述交通安全服务之外,福海针对儿童的服务友好还涉及到方方面面,如科学育儿、志愿工作、权益保护、心理健康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福海针对辖区工业园区多、务工人员多的特点,启动关爱“小候鸟”主题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宝安了解本土文化,学习书法、跆拳道、美术、中国舞、机器人编程等课程,参观父母工作的生产线、宝安城市规划馆、西湾红树林公园等地,既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增进了留守儿童和外出工作父母之间的相互理解,收获了同龄小伙伴的友谊。

  关注儿童心理,让儿童快乐成长。位于福海街道大洋社区的儿童友好服务站,一系列“高科技+人性化”服务,深受周边的市民欢迎。特别是站内的心理探索区域,以3D互动投影、乐高墙、意念赛车、音乐放松椅为载体,推动儿童的智力开发。其中,乐高墙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自由地塑造形状;意念赛车让孩子的“专注力”得到外显,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音乐放松椅则可以给孩子近期心理状态做测量,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发动儿童参与实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注重儿童参与权,把儿童优先放到政府决策中的重要位置,是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理念。为此,深圳选取了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和交通出行六个和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试点,探索建立完善儿童公共参与的长效机制。

  儿童友好街道创建,不光是政府的事,社会的事,也是儿童自己的事。在宝安,儿童议事会是完善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一个重要平台。目前该区已组建各级儿童议事队伍39支,共开展儿童议事活动186场,参与者以儿童的视角审视宝安的发展,让城市的建设和治理更加贴近儿童的真实需求。

  此外,无论是石岩街道10个社区组建亲子护河队,还是燕罗街道组建的红色党史小讲解员、绿色环保小讲解员、黄色交通安全小讲解员,宝安都让儿童有更多机会参与宝安的社会治理。

  在福海,2018年4月,福海街道桥头学校成立宝安区第一个“儿童议事会”,开始探索建立儿童参与学校“微治理”的长效机制。随着学校、社区更多的“儿童议事会”出现,福海街道又主导成立了“儿童议事联盟”,让儿童参与的平台更广。

  “我建议学校图书馆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式、舒适度更好的场所,有沙发、有软凳,也有可以盘地而坐的地方,不同的阅读区域划分成不同的颜色。”桥头学校六年级二班的王同学在儿童议事会上这样建议。儿童议事会将行动力还给孩子们,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发现社区、学校、公园等儿童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需求,探讨解决方法,做出行动方案参与社会治理,同时也提升了儿童语言表达、自我管理、团队合作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

  福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规范引导福海街道儿童议事会的组织开展,街道还参照联合国《儿童参与评估》、市民政局《深圳市社区居民议事会工作规程》等既有标准和规范,专门制定发布儿童议事会工作指引,以此建立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长效机制。

  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儿童喜欢的戏剧。今年8月,福海街道创办了“福海街道儿童友好戏剧社”,举办了福海街道儿童友好戏剧进社区公益培训活动,以儿童接受的方式服务儿童,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需求。

  在福海,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是全方位的。比如,福海发动福海商会600多家企业,成立商会儿童友好联盟,倡议并承诺参与儿童友好建设。成立友好街坊,发动步行巴士沿线店面经营者、城中村业主、企事业单位人员等,守护孩子们的行走安全。

  “儿童视角融入城市建设、社区治理,满足了儿童的发展需要和保护了儿童的权利,实现了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从这方面看,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在观念和行动上已经走在了前列。”一观察人士这样认为。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