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先行示范区·点亮儿童未来”世界儿童日亮灯活动宝安举行 宝安已建成儿童友好空间52个 母婴室166个
发布时间:2019-11-22 16:08
打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年11月22日
2019年11月,深圳西乡簕杜鹃谷公园里,孩子们正在游乐设施里玩耍。深圳正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每年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是倡导儿童权利、改善儿童福祉的全球性节日,今年恰逢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颁布30周年。11月20日晚,“建设先行示范区·点亮儿童未来”世界儿童日亮灯活动在宝安海滨广场举行,广场周边建筑群不停滚动播放儿童友好标语,将鹏城夜晚点缀得更加温馨夺目。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副代表郑道,省、市妇联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区领导王立德、孟锦锦、刘红瑛、梁敏华、廖欣等出席活动。
宝安率先提出创建新时代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
2016年,深圳首次系统性提出建设中国第一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目标,倡导“让城市为儿童而建”。经过四年的实践,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已从最初提出的“概念”发展成为全面铺开的“实景”。建立儿童友好社区试点67个,妇女儿童之家686个,建设母婴室542间,建立深圳燃气科学馆、钢结构博物馆等一批儿童友好实践基地27个……今年6月,“深圳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从全国330个申报项目、22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胜奖”。
为牢牢把握妇女儿童工作在加快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中的定位,响应深圳市提出的“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落实宝安区委六届二次、六届三次、六届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推进新时代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要求,宝安区围绕“政策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参与友好”,组织引导38个成员单位和10个街道把最优质的资源释放用于打造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将妇女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会治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提升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爱儿童、共同发展’,这是我们对儿童的承诺。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实施儿童优先战略、坚定不移持续改善儿童福祉,让所有的儿童明天更加美好,荡起幸福的双桨,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王立德在代表宝安区委区政府致辞中表示,宝安区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部署,在全市率先提出创建新时代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构建现代化城市与妇女、儿童及家庭“友好生态圈”,让城市更有温情、更有温暖、更有温度。
郑道在致辞中为宝安点赞,“我们亲眼看到了深圳宝安的一系列工作,非常出色,尤其是对于儿童话语权以及儿童参与工作的重视。希望深圳宝安的良好实践和出色经验能够为中国其他城市学习借鉴。”
全区已建成各级儿童友好公园25个
11月20日,市领导为包括宝安区福海街道等在内的全市10个儿童友好街道、实践基地、公园、学校、医院、社康中心授牌。当天,还实地考察了福海街道儿童体验中心、图书馆、大洋社区等儿童友好建设情况。作为全市试点的福海街道,投入上亿元建设福海儿童公园、宝安图书馆福海分馆、儿童体验中心、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各社区儿童友好服务站等一批儿童服务阵地。
事实上,福海建设经验只是宝安全区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全区各街道也都奋力战斗在创建友好型街道、社区的梯队中。福永街道在推进妇女儿童友好型街道建设中也大踏步前进,通过协调机场待建地3000平米建成全区面积最大的福围社区儿童公园,为社区儿童公园建设提供可行样板;在母婴室建设上,实现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西乡街道打造全市首个交通安全主题儿童乐园。石岩街道积极推进16.31公顷的亲子公园建设项目。福永街道兴围社区、福海街道新田社区、沙井街道后亭社区利用社区闲散用地、居民待建地等,采取租赁等有偿补助手段,将城中村综合整治与儿童友好型游戏场地的改造结合。
目前,全区已建有各级儿童友好公园(社区或城中村儿童乐园)25个,有13个融入儿童友好理念的公园项目已提上日程,其中有5个街道儿童公园建设项目。
宝安把妇女儿童视角融入城市治理大局
宝安作为深圳的国土大区、人口大区,友好型城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数据显示,宝安管理人口540万、占全市1/4;其中女性人口260万、儿童人口88万,是全市妇女儿童人口总量最大的一个区。宝安妇儿工作既有一般城区的普遍性问题,更面临妇女儿童家庭背景多元、迁徙移动频率大、儿童空间资源不足等问题。
为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宝安将妇女儿童视角融入城市治理大局。首先是创新工作机制释放政策资源。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等全区性文件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在福海街道探索实现友好工作全域全程全覆盖,再逐步在全区全方位铺开建设一批友好型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
二是从城市规划建设中挖掘空间资源。为打造区级儿童医院和儿童公园,宝安正在建设全亚洲最大的滨海主题公园,为儿童保障7000平方米专属游乐场地。全区已建好各类儿童友好空间52个、母婴室166个。三是整合服务资源实现多元精准服务。开通全国首列校园“步行巴士”,建成全国首个区级妇幼保健院信息化建设范例,开发国内首个家事情感纠纷智慧调处平台,通过举办妇儿公益大赛、项目对接会,为基层对接更多社会资源实现妇儿家庭全链条服务。
第四,探索建立常态化妇儿公共参与机制,为妇儿议事搭建发声平台,在城市治理中为妇儿赋权、赋能,激发妇儿参与实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作出的“宝安表达”,也让妇女儿童友好从一个概念变成了宝安的全城共识和集体行动。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